2023/09/11 修行紀錄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7, 2023 放棄抵抗一切的情緒 情緒升起來時 只是觀察它 接受它 擁抱它 釋放它 或直到它消失為止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念處的意義 班迪達尊者 9月 13, 2009 簡介 班迪達大師經常提到「念處」(Satipattana)的意義,他運用語源的說明,闡釋禪修練\ 習中, 觀察生起的身心目標的正確方法。 大師對「念處」這個詞作詳細且實用的說明,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。這說明是令禪修得 以成功的妙方。如果謹慎地運用在個人的修行上,「法」將會很快地自我顯露。 正念的七大利益 念處禪修的練習,能夠讓眾生的心得到淨化、超越憂愁和悲泣、滅除身苦和心惱、進入 正道、並證得涅槃。 念處的語源 巴利文的Satipattana,通常英譯作正念的四個基礎(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)。然而,將Satipattana這個複合字拆解,再檢視其個別成份與組合後的含義,將能夠展 現它完整的意義。 sati + pattana 或者 sati + pa + thana sati(念)源自意指「記憶」(sarati)的字根,但當它作為心所時(遍一切美心心所),則 表示「心在場」、「對當下的警覺」、「覺知心」、「醒覺及留心」,而不是指對過去的 記憶能力。 pattana(住、處)是指「緊密、堅實而穩固的建立」、「運用」、「建造」。 組合這sati與pattana兩個字後,這複合詞的意義就變成「緊密、堅實及穩固的建立起對 觀察目標的覺知」,這種覺知也可以說是supatitthita sati(穩固的正念)。 四念處 四念處只有一個本質──正念觀察身心現象,它們有所區別,是因為正念運用在四種目 標:1.身(kaya) 2.受(vedana) 3.心(citta) 4.法(dhamma)。最後的「法」包含五蓋、五 蘊、六根與六境(一般活動)、七覺支和四聖諦。 正念 巴利文的Sati(念)經常被英譯作Mindfulness(注意或留意)。然而,這樣的翻譯還是無法 呈現完整的字義。「觀察力」(Observing Power)是比較貼切的翻譯。它完整的字義,可以 透過它的幾個特色來理解,例如特相(lakkhana)、作用(rasa, 味)、現起(paccupatthana) 、近因(p... 閱讀完整內容
判斷真偽經 9月 10, 2009 附錄: 摘自佛使比丘著作[一問一智慧]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(16)「對某個教法,若生起是佛說或非佛說的懷疑時,我們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?」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佛陀設定一個檢核的原則:對照經典( Sutta )──法,來審查及判斷, 並與毘奈 耶( Vinaya )──律作比較。這個原則是建立在不相信任何人,或不以任何人為權威的 基礎上。 若有人發表論述,自稱是從佛陀或一群博學的長老聽來的教法,並說用它來修行可以 滅苦。如果我們對他的言論產生懷疑,佛陀說要用二種方式進行檢核: (一)對照經典以審查、判斷。經典是將各種不同的教誨予以系統化集成,它有明確的軌 則,若某種說法不符合這個軌則,那麼就拋棄它。 (二)與毘奈耶比較。毘奈耶是一種典範、準繩、明確的制度,若某種說法不符合這 個制度,那麼就拋棄它。 ... 閱讀完整內容
達賴喇嘛是密宗還是顯宗? 9月 08, 2009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下編之九『佛教史地考論』 出處 http://www.yinshun.org.tw/books/17/yinshun17-18.html 印順在裡面寫: 藏傳密教偽造佛說 節錄 『大威德陀羅尼經』(卷十七、十八)所敘的法滅情況,顯然是在罽賓滅法與拘睒彌法 滅的傳說中,參入許多新的成分,而結合為新的傳說。 此經為隋闍那崛多譯,論到罽賓滅法的原因(卷十七)說: 「彼等比丘所至家(此即婦女)處,相前言語,後以方便令作己事 (指男女和合,即私事﹞。 於彼舍中共語言己,即便停住示現身瘡(即男女根的別名)。 於俗人所,種種誑惑,種種教示:彼應與我,如來付囑汝。 ……彼即報言:汝明日來,如己家無異。 ……我住於此十年 [P309] 勤求,猶尚不能得是諸法,如汝今者,於一夜中已得是法。 ……此是因緣,滅正法教」。 這段文字,是值得解說的。從來罽賓滅法的傳說,與「誘拐王妃」,「潛入王宮」, 「妻居育子」有關,即含有男女曖昧的事情。 此經說得更明白了,但此男女的曖昧情形,與日本式的娶妻不同, 也與中國內地僧侶的情形不同。 因為日本是公開地轉移到一般人的家庭常情;內地僧侶偷偷摸摸,內心還覺得非佛法的。 如罽賓比丘的作風,卻是西藏喇嘛式的,把此男女情欲神秘化,把他作為修行佛法看的。 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 他們公然的拿佛法作淫亂的煤介,掩護他們的罪行,竟然向女人要求:「彼應與我」, 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 要女人將身體貢獻給他們,因為這是「如來付囑汝」。 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 他們偽造佛說,以為佛要女人將身體供養他們。 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 女人在信仰佛教的熱情下,聽說這是佛說的,這是無邊功德的大供養,又是頂好的佛法, 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^...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